媒體金陽
腦卒中最易鎖定哪些人?(神內二孫萍主任的采訪報道)
本報記者 王迪攝影報道
4月23日下午,本報第六期“名醫熱線”迎來了貴陽市第二人民醫院(金陽醫院)神經內科二病房主任、主任醫師孫萍。孫萍現擔任貴州省卒中預防與控制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貴州省抗癲癇協會理事會副會長、貴州省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常務委員。
在1個小時的熱線時間里,打進咨詢電話的讀者有正值青春季卻總會感覺四肢麻木疲乏的年輕職場人,有剛從工作崗位退下來享受晚年時光卻面臨慢性動脈硬化繼而會引發腦中風的需要一級預防的高危患者,也有步入更年期每晚失眠心慌無力的中年婦女,還有曾遭遇車禍做過開顱手術至今仍飽受腦外傷后遺癥困擾的患者……面對大家關于神經方面的各類問題,孫萍主任都一一耐心進行了解答和建議。在答疑解惑的同時,她格外提醒廣大讀者:一旦年齡超過65歲、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三高或心血管方面疾病以及肥胖、吸煙、缺少運動,直系家屬曾有卒中病史的人群為腦卒中的高危人群,一旦符合以上三點及以上的人群,請到醫院腦卒中篩查門診就診,醫師會告知您如何進行腦卒中的一級預防,它可以大幅度降低腦卒中的發病率。
“一旦出現單眼或雙眼黑蒙、視物不清,口齒不清楚、偏側肢體麻木及無力、短暫性失憶及意識喪失、答非所問、忽然跌倒等癥狀,一定要第一時間前往醫院進行檢查,即使上述癥狀短暫好轉也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因它往往是腦卒中先兆,最好直接掛急診神經內科進行治療。就我們醫院而言,專門設有24小時隨時候診的腦科卒中中心,可以為發病六小時以內(三小時以內更好)的患者進行神經內科專科評估,醫院全程開辟綠色通道,為患者進行靜脈溶栓,在導管室進行動脈溶栓加動脈內取栓術,盡可能的挽救患者的生命! 患者可以撥打電話0851—87993919進行急救,我們介入溶栓小組24小時隨時待命!”孫萍主任說道。
熱線解答
慢性腦動脈硬化有可能導致腦中風
61歲的陳阿姨有19年的高血壓史,最近幾年常常會感覺頭痛,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時不時的右耳疼痛引起的,所以懷疑自己是腦血管方面出現了問題。
孫萍主任:據陳阿姨2012年曾做過磁共振的結果來看,頭痛并不是右耳疼痛引起的并發病癥。從陳阿姨描述的情況來看,她長期患有高血壓,已經具備腦中風發作前的一個很明顯的預警信號。所以初步診斷為由慢性腦動脈硬化所導致的癥狀。就陳阿姨個人來說,她是腦中風發作的高危發病人群,所以平時一定要做好一級預防工作。定期測量血壓,并且要盡量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同時要測量血脂,低密度脂蛋白最好能控制在2.5以下;建議其在控制好血壓的同時,可服用一些含天麻類的中成藥控制頭痛。陳阿姨自己也可以定期到腦血管病篩查門診進行發病評估,看看自己有幾個高危發病因素,以便醫生給出用藥指導。
開顱手術后頭昏 原來是腦外傷后遺癥
今年43歲的馬先生來自安順,2008年因為車禍腦部受傷曾做過開顱手術,近段時間以來經常會頭昏,在中醫建議下喝過幾個月的中藥進行治療,但癥狀并沒有得到改善。
孫萍主任:就馬先生的情況而言,應該是曾經遭受過的腦外傷引起的后遺癥。作為一名接受過開顱手術的患者,馬先生沒有出現記憶缺失、行動不便等癥狀已經算恢復得比較好的了。他現在會出現頭痛現象,應該是隨著季節變化引發的問題,目前醫學上在這方面也沒有太好的治療方案,建議馬先生注意調整飲食習慣,盡量以清淡為主,避開煙酒,平時要保持鍛煉身體的習慣,至少每周要堅持3個小時的運動。如果頭痛反復加重,建議可以服用含天麻的中成藥制劑,并做到隨診觀察。
心慌意亂出虛汗疑患良性位置性眩暈癥
今年43歲的張女士是一名辦公室職員,以前保持體育鍛煉的她平日里身體一直很好,最近半年來,她常感到心慌愛出虛汗,晚上愛做夢的她早上起來會感覺頭昏,起床時會有惡心嘔吐的現象,難道是神經方面出現問題了嗎?
孫萍主任:目前,張女士正處于更年期,心慌愛出虛汗是與雌激素分泌紊亂有關;針對她所說的起床容易頭昏嘔吐幾秒鐘后又恢復常態的情況。初步診斷她患上了一種“良性位置性眩暈癥”。這種情況的病人并不考慮為腦動脈硬化引發的腦部神經疾病,而可能是內耳耳石移位所致。建議她到醫院先做一個叫做“DIX—Hallpike”的檢查,然后進行復位治療,是完全可以恢復的。
孫萍主任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