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名醫在線】市二醫(金陽醫院)藥劑科主任藥師盧玲告訴你:服藥姿勢講究大,姿勢不對療效差
服藥姿勢講究大
姿勢不對療效差
大部分患者服藥時,比較注意藥物劑量和服藥次數,但很少有人知道服藥姿勢的不同也會影響藥效的發揮。

對于大多數口服藥物,服用時最好采用直立或端坐姿勢。這樣的姿勢服藥,可使藥物順利通過食管進入胃腸道。臥病在床的患者,如果仰臥吞服藥物,會使藥物貼附于食管壁,刺激食管黏膜,從而延遲進入胃腸道,影響療效。

比如,治療骨質疏松的阿侖膦酸鈉等雙膦鹽酸類藥物,若貼附于食管壁,可引起食管炎癥、糜爛、潰瘍。因此,為將藥盡快送至胃部,必須以直立姿勢,用200ml水送服,同時,在服藥之后應保持上身直立半小時以上。也就是服藥后可以出去遛一下彎,再回來坐臥。

有些藥物不宜采取直立姿勢服用,如緩解心絞痛的硝酸甘油片,若患者站立含服,會發生直立性低血壓,導致頭部一時供血不足而暈倒,因此最好采取半臥位含服。這種姿勢可使回心血量減少,既利于心絞痛較快緩解,又可避免引起低血壓的危險。

還有些藥物,如哌唑嗪、特拉唑嗪等用于治療前列腺增生時,易發生首劑低血壓事件,因此在首次給藥或增加劑量時,應在睡前端坐服藥后立即躺臥。服用起效快的安眠藥,如咪達唑 侖、唑吡坦等,應在臨睡時坐位服藥后躺下,以免發生摔倒意外。

(圖片來源于網絡)
本期專家:
市二醫(金陽醫院)
藥劑科 主任藥師
盧 玲

擅長領域:
醫院藥事管理、臨床藥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