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金陽
貴陽市第二人民醫院兒科:除夕接診200小患者(兒科住院醫師劉鳳瑩的采訪報道)
爆竹聲聲除舊歲,歡歡喜喜過大年。過年給人的感覺總是溫暖而快樂的,可是在醫療戰線,總有一群人,他們不能與家人團聚,而是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為民眾保安康,為生命護航。金陽醫院兒科住院醫師劉鳳瑩,就是他們中的其中一員。
2007年參加工作至今,劉鳳瑩只有兩年的春節是和家人一起團聚的,其余年頭的三十夜,她都堅守在兒科急救的第一線。
“參加工作第一年就被安排三十夜值班,當時是長大以來第一次不能和爸媽一起吃年夜飯,人在醫院聽到此起彼伏的爆竹聲,心里還是酸酸的;后來成家有了女兒,到現在她都三歲了,我卻只陪她過了一次春節。”說到此,這位性格開朗的媽媽眼睛泛起了淚光。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除夕當天,金陽醫院的兒科門診接診患兒200多名,病房收診了四名小患者,其中有2名因為肺炎引發呼吸衰竭的危重患兒。因為小患者本身太小,與劉鳳瑩當天值班的其他四名醫生和兩名實習同學只能輪流到辦公室吃年夜飯,這樣一來才能保證有足夠的人手在病房值守。
提到每年的這頓年夜飯,劉鳳瑩笑稱是“百家飯”。“只要排班排在三十夜這天,年夜飯都是科室里面的每個人自己從家里帶一點,然后食堂再送一點,最后科室主任也會提前幫大家準備一點;雖然算不上太過豐盛,但是也比平常日子的帶餐要溫馨許多。”
雖然排班是在除夕當天,但劉鳳瑩整理完整個病區記錄后已是大年初一的中午了,趕回來陪老人孩子補吃了“年夜飯”后,年初二一大早,還來不及睡個懶覺的她就早早起來到病房查房了。
當被問及自己對過年的感受時,劉鳳瑩告訴記者,其實,過年本該有的歡快感覺在醫生護士這里早就被淡化了許多。她說春節和平日的節假日并無不同,只要有病人就沒有所謂的假期,為病人堅守在一線是醫務人員生活的一部分,已經成為了從醫的常態。
“其實,對我來說,對大家都很期待的春節這樣的長假,我反而沒有太大的歡快感,因為每次過節不管是大節小節工作量都要比平時要大得多,所以從來都不敢奢望有長假;不過,只要每次看到有患兒康復出院時,我的心情比輕輕松松過了一個沒有工作的長假還要高興呢!”劉鳳瑩笑著對記者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