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心聲
天使風采之ICU護士張婭
臨時媽媽---ICU護士張婭
“爺爺,您要多吃點,這樣才能好得快”、“護士長,這兩天病人多,如果需要加班我來吧,我家住得近”,聽著這熟悉的話語,就讓我不禁想起了我們科的張婭。她,是一名普通的ICU護士,同時也是一個孩子的母親。在ICU,這個每天面對危重病人的搶救、各種儀器設備繁雜及快節奏高壓力的工作環境中,她一呆就是4年。從一個亭亭玉立的美少女,漸漸的打磨成了孩子的母親。臟活累活搶著干,一有危重病人的護理她也是第一個沖在最前面,在ICU這個平凡而普通的護理工作崗位上,用極其普通的方式散發著她的光輝!
先天性心臟病的兒童從十幾歲到7個月的我們都護理過。因為ICU病房的特殊性,限制家屬的探視更不允許陪伴,成年患者尚且對環境感到陌生和害怕,更何況是未成年的先心病兒童。全科的護理姐妹對術后進入ICU病房的先心病孩子付出了滿滿的愛心。2015年的3月,是一個特殊的月份。我們迎來了開科以來第一個低體重低年齡(體重8.5公斤,年齡1歲3個月)的先心病患兒。孩子太小,術后護理對我們來說是一個考驗。從用藥的準確性、使用呼吸機時氣道的管理到如何為患兒采取保護性約束的問題,我們都一一的進行了討論和研究,并且做出了恰當的安排。手術順利完成,患兒返回ICU病房,在醫生護士的精心照料下,完全清醒并拔出氣管插管,使用鼻導管吸氧。術后第一天患兒病情平穩,當大家都為孩子感到高興的時候,我們沒料到的事情發生了,孩子清醒后因為見不到媽媽,大聲的哭鬧起來。大家使出了渾身解數去安慰和逗孩子,都無濟于事。只見心電監護儀上,孩子的心率逐漸上升,看著混身都插滿了管子的孩子煩躁、手舞足蹈,生怕一不小心扯掉了哪根要命的管道,這對于患兒都是危險的事。說是遲,哪是快,只見管床護士張婭急忙跑過來,一把將正在哭鬧的患兒抱在懷中,認真的安撫起來。張婭一邊溫柔的拍打著患兒的屁股一邊輕聲的說:“寶寶乖,寶寶不哭,明天就好了!”孩子好像聽懂了似的,立即停止了哭聲,并且平靜了許多。在場的小伙伴都驚呆了,等回過神來才明白原來患兒是因為害怕沒有安全感,才做出了那樣的舉動。大家異口同聲的說“張婭姐,你太神奇了!”。她笑了笑,看著漸漸睡著的患兒,張婭輕聲的對其她的護士說:“等你們以后當了媽媽就明白了!”是啊,這是一個母親的天性,這就是母愛!
孩子在張婭的呵護下安靜的睡著了,可是這個聰明的小家伙一感覺要把他放下時立即張大了眼睛、憋著小嘴又想哭鬧起來。但是抱著她,張婭怎么上班啊!為了孩子能安靜、安心的睡著,小伙伴們支持張婭的做法,就是由張婭負責抱孩子,其他人負責完成張婭其他未做完的工作。就這樣,張婭當起了孩子的臨時媽媽,用她溫暖的懷抱安撫著她,讓她在沒有害怕中平靜的接受治療。為了減輕其她伙伴的工作量,張婭一邊抱孩子,還一邊做著護理記錄。為她人著想,愛心滿滿,工作踏實,是這位“臨時媽媽”的人生態度。從她的身上,滲透著我們護理工作平凡中擁有的偉大!


















